即时焦点: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懂的晋升潜规则!
2023-01-26 01:19:18 来源:极简管理通鉴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今天,在后台收到小伙伴们的私信,大意是:为什么能力不如我的同事优先获得了晋升机会? 他问得很直接:“按能力晋升,对于个人,对于企业都有利,但
为什么老板提拔一个人不全看能力?” 是领导瞎了眼,还是喜欢拍马屁?他到底看重什么? 前几天,我写过一篇文章,说领导提拔一个人主要是基于信任,而信任是基于人品、能力和潜力。
能力很重要,但不是全部。这次,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。
下属的提拔和晋升,作为管理者的一项决策行为,一定是基于利益的。被多数人忽略的一个事实是,管理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经常是不一致的。因此,按能力来晋升干部,通常是站不住脚的。除老板和少数股东外,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,企业不过就是一份职业而已。 这话虽然不能放在台面上说,但都明白这是事实。
现在,我反过来再问那些郁闷的小伙伴们,你一身的高超本领,是否对你的直接上司一定有利呢?这个事,你心中一定有答案。 不是你没能力,也不是能力没用,而是你的能力对于你的直接上司有没有用? 对很多管理者来者来说,他需要的主要是你的执行能力,其次是不时整出一点儿业绩亮点的能力。 除此之外,都是对个人晋升有害无益的能力!
所以,对多数职场人来说,是不需要带脑子、有思想、会思考的,把上司的KPI完成得漂漂亮亮的就够了。不时搞点业绩亮点,这个是加分项,但难度极高。 这不仅需要你有能力,你还得会分析你上级的上级关注什么,然后在这个点上搞点花活,让上司在他的上司那里出彩。 能做到这一点就是高手,至于这件事对公司有没有实际利益,倒是无关紧要的。 比如你搞一场极具创意、能把总经理请来坐前排的文体活动,比如你做出一份让整个公司都为之惊艳的PPT,这都是让直接上司倍有面子的事,至于对公司有什么利益,谁关心?
所以,那些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老油条,多数时候只是不显山、不露水把活儿干到位的路人甲而已。但他们有猎豹的隐忍、敏锐和爆发力!他们只是职位出现空缺或者临近年度人事调整之前,将酝酿策划已久的花活完美地呈现出来,突然就成了最亮眼的那一个。 你想,是不是在体育赛场上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? 在马拉松比赛的最后10分钟,通常还看不出谁有夺冠的苗头,但到了最后的两三分钟,会有人从第一阵营中突然发力,以最快的速度突破终点。 很多人事调整的结果出人意料,就是因为最终出现的黑马平时是极为隐忍低调的,他们能将积蓄了几年的能量,突然爆发,一鸣惊人。 古今中外,皆是如此。
所以,职场上混的最惨的,通常是那些有主见、有能力、爱表现、出风头的人。在领导者真正信任你前,或者你的忠诚取得他的信任前,这一切都是作死。其实,管理者都是非常忙的,既要向上伺候好领导,又要向下抓KPI;既要安抚内部团队,又要与平级斗智斗勇,怎么可能提拔一个给自己添乱的人呢? 很多人又会问一个问题,如果我平时低调,做个职场的隐形人,相对于那些平时上蹿下跳的同事,是不是太吃亏了呢? 这个问题很重要。
这就引出职场晋升的第三个关键点:会演。不演不行,天天路演也不行,你要学会单独演。只会干,不会说,肯定没机会。 天天在领导同事面前表现过了头,也会让领导审美疲劳,同事恶心排挤。
职场老狐狸的高明在于汇报技巧。除了掌握先说领导关注的结论、简明扼要、换位思考等一般汇报技巧之外,会加一些别出心裁的思路和措施。 这些措施表面上完全符合公司利益、遵循公司政策,但实际上只是满足了直接上司的利益而已。 这事不难,只要你有了这个思路,机会有的是。 重要的是,这种事不在于利益和好处大小,而在于他知道你有这颗心,成了他的自己人,一切事儿就好办了。
总结一下:晋升三秘籍: 1.平时老老实实完成上司的KPI; 2.关键时刻整点老板关注的花活; 3.满足在原则幌子下的上司利益。
关键词: 这个问题
上蹿下跳
漂漂亮亮